近日,遼寧省北鎮市針對人防門開展了一場全面的專項整治行動,成功排查并消除了諸多長期被忽視的安全隱患,進一步筑牢了城市的安全防線。這一行動源于一名退役軍人的細心反饋,隨后迅速引發了全市范圍的高度重視與積極響應。 行動的起因是 3 月初的一天,退役軍人趙鐵軍在小區停車場發現一道人防門關不嚴,他立即向有關部門匯報了這一情況。北鎮市人防辦接到報告后,迅速組織力量對全市人防工程防護門展開 “地毯式” 排查。在排查過程中,工作人員發現了諸如人防門零件銹蝕、長年敞開導致門板失正難以閉合等一系列問題,并對存在問題的人防門逐一登記在冊。 為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,北鎮市人防辦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。首先,他們以 “掛賬銷號” 的方式,安排專業人員對登記的人防門進行修繕,詳細記錄修繕情況,明確責任人,做到定人、定門、定責任。其次,按照 “誰使用、誰維護” 的原則,與人防工程管護單位簽訂《人防門使用管理協議》和《人防門維護管理責任書》,將責任細化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。此外,北鎮市人防辦還完善了第三方檢測制度,嚴格驗收程序,從源頭上保證人防門質量達到設計標準和技術戰術要求。 “‘生命之門’不能失靈。” 北鎮市人防辦在抓好人防門常態化維護管理的同時,加大了對人防設施作用的宣傳力度。他們強調,人防門作為戰時抵御外界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地下空間的重要屏障,具有防爆和抗沖擊等關鍵防護功能,是危急時刻護佑群眾生命安全的 “生命之門”,必須得到妥善的管理和維護,確保其防護功能萬無一失。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也給人防部門帶來了深刻啟示:人防辦工作人員數量有限,尤其在縣級市多為兼職狀態,僅依靠現有人員難以全面保障人防設施的良好狀態。因此,發動廣大群眾共同參與至關重要。北鎮市人防辦不僅對及時反映情況的趙鐵軍予以褒獎,還推出具體措施,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人民防空設施保護工作,營造出全社會關心支持人防建設的濃厚氛圍。 對于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而言,建好管好人防工程,為人民群眾打造安全空間,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舉措。依據人民防空法規定,在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時,必須嚴格落實修建防空地下室工作,杜絕以任何理由規避國防責任,確保 “地下長城” 隨城市發展同步延伸。同時,人防工程建到哪里,維護管理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,堅決防止建而不用、用而不管的現象,切實保障防護工程始終具備防護功能。 在人防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中,“高質量發展” 應成為主基調與關鍵詞。一方面,要將人防工程建設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,精心設計每一處工程,實現地上地下融合、平時戰時結合,提高投入效益。另一方面,要在人防工程管理中積極引入可視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技術手段,實現對 “地下長城” 的實時監管,使其時刻保持良好運行狀態。 北鎮市的人防門專項整治行動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經驗,未來,各地有望進一步加強人防設施管理,提升城市整體防護能力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。
|